因為沒有辦園許可證,北京市大興區(qū)西紅門鎮(zhèn)31家幼兒園被要求在9月1日之前關停,否則將面臨強制執(zhí)行。對此,大興區(qū)教委表示,輟學孩子的具體安置措施由鎮(zhèn)政府負責。鎮(zhèn)上相關負責人表示,“黑幼兒園”關停后,鎮(zhèn)政府會有相應的安置措施,但暫時不便告知。
幼兒園沒有辦園許可證,意味著無法確保安全和質量,應該盡快關掉。去年國務院提出發(fā)展學前教育的10項措施就指出,未取得辦園許可證和未辦理登記注冊手續(x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幼兒園。對于無證辦園的,經(jīng)整改達到相應的標準,頒發(fā)辦園許可證,整改后仍未達到保障幼兒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當?shù)卣婪ㄓ枰匀【?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兒。
關停無證幼兒園無可指責,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其一關了之,管理任務就算完成了。學前教育是社會公益事業(yè),公益性和普惠性是其基本特點。關了無證幼兒園大快人心,但孩子們去哪兒上學、如何享受普惠,不免讓人揪心。如今開學在即,鎮(zhèn)政府的安置措施還“暫時不便告知”,怎能不讓孩子家長人心惶惶?
政府部門的“不便告知”,其背后恐怕有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的難言之隱。記者采訪中也發(fā)現(xiàn),該鎮(zhèn)轄區(qū)內有10萬名外來務工人員,適齡入園幼兒上萬,正規(guī)幼兒園卻只有兩家。關掉31家非正規(guī)的幼兒園之后,孩子如何妥善安置確實是個難題。
對民辦幼兒園嚴格監(jiān)管、無證關停是行政部門的責任,同時,解決“入園難”的民生問題,鼓勵和支持民辦園也應該是行政部門的份內之事。無證幼兒園屢次被查仍偷偷開課,家長們明知其無證辦園還堅持把孩子送去,反映著幼兒教育的巨大“剛需”。如果加強監(jiān)管卻不解決出路問題,結果肯定還是“按倒葫蘆起來瓢”,讓無證幼兒園的“開關循環(huán)”無休無止。
平時為管理而管理,遇到問題良莠不分一刀切,在我們的一些管理部門是一個通病。久而久之,規(guī)則沒有建立起來,問題也會越積越多。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辦園條件、獲得辦園資質需要大量投入,但在簡單粗放的管理下,短期行為反而具有競爭優(yōu)勢:一方面,風頭過了可以重開,讓一些辦園者能省則省;另一方面,有心辦園者也沒有信心,萬一大量資金和人力投了進去,政策一句“不合格”就都打了水漂。
加強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判定幼兒園是否合格容易,讓不合格者變得合格不易,卻正是管理者需要努力去做的?!叭雸@難”在許多地方都存在,特別是流動人口多的地區(qū),更是資源緊缺。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擴大公辦幼兒園的容量,另一方面要通過各項政策扶持、鼓勵投資,提升民辦園的辦學質量和水平,使更多優(yōu)質的民辦園達到辦學標準。(李玉蘭)
?
???相關新聞
?
三亞黑幼兒園頂風招生 家長:正規(guī)幼兒園數(shù)量少31黑幼兒園將關涉數(shù)千幼兒 相關部門稱有安置措施教育部將對幼兒園收費實行公示制度 嚴查亂收費海南“黑幼兒園”超過300所 幼教資源不夠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