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證實,美以兩國曾聯手向伊朗核設施發(fā)動網絡襲擊
伊朗布什爾核電站的技術人員正在工作
?
海口網1月28日消息??1月26日,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羅戈津在北約總部對媒體說,北約應當與俄羅斯聯手,對伊朗核設施去年11月遭受一種名為“震網”的電腦病毒攻擊事件展開調查。羅戈津表示,這種病毒給伊朗布什爾核電站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有毒的放射性物質泄漏,其危害不亞于1986年發(fā)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
“網絡導彈”出擊
“震網”是針對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編寫的惡意病毒
近期,歐美一些媒體就伊朗核設施遭受電腦病毒襲擊的話題舊事重提。英國《衛(wèi)報》引述一些計算機專家的話說,“震網”是一種專門針對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編寫的惡意病毒,里面包含空前復雜的惡意代碼,可以控制計算機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被稱為“網絡導彈”。在去年的攻擊中,伊朗納坦茲鈾濃縮基地至少有3萬臺電腦“中標”,1/5的離心機癱瘓。
計算機安全公司賽門鐵克的專家說,使用網絡世界中的某樣東西來控制真實世界的物體,這是我們從未見過的。以前,我們也從未收到過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遭網絡攻擊的報告,并且這種網絡病毒的復雜和先進程度前所未有。
美國《紐約時報》引述一些要求匿名的美國和以色列情報官員的話說,伊朗核設施遭遇網絡襲擊,“是一次由美國和以色列合作實施的機密行動”。報道說,為了保證“網絡導彈”能精準命中伊朗核設施里的離心機,美以兩國電腦專家曾在以色列位于內蓋夫沙漠的迪莫納核基地對“震網”病毒進行測試。以色列還特別模仿伊朗鈾濃縮基地內的離心機,建造出許多“靶子”。不過,據說部分美以情報官員事后評估認為,此次攻擊不能稱為完全成功,因為絕大多數離心機在攻擊過后仍可正常運轉。
年輕專家阻截
伊朗稱這是西方國家開展的心理戰(zhàn)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26日援引美國科學家聯盟近日發(fā)布的一份報告稱,美國針對伊朗核設施發(fā)起的網絡攻擊并沒有對伊朗的鈾濃縮活動產生重大影響,“與美國官員和眾多專家的看法相反,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顯示,伊朗在過去一年中的鈾濃縮步伐正在加快”。
其實,伊朗核設施遭遇電腦病毒攻擊已不是什么新聞。伊朗原子能組織發(fā)言人卡伊米1月18日說,伊朗的核專家一年半前就發(fā)現了病毒,而且病毒對布什爾核電站也沒有產生影響。卡伊米表示,宣稱伊朗核設施遭到破壞是西方國家對伊朗開展的心理戰(zhàn)。
實際上,早在去年10月,伊朗情報部長穆斯利希就曾表示,某些西方國家企圖通過制造復雜的電腦病毒來對伊朗核設施發(fā)動攻擊,但伊朗擁有足夠的科技實力,完全可以抵抗這些攻擊。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也透露,“伊朗年輕的專家對其進行了成功的阻截”。去年11月底,伊朗總統(tǒng)內賈德在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說,有人“利用電子組件上的軟件,給伊朗的離心機帶來了某些問題,但現在問題已經解決了”。
網絡武器登場
美軍研制出的網絡武器據稱已達2000多種
內賈德發(fā)表談話后不久,有媒體立即指出,看來以色列和美國對伊朗所謂的軍事威脅已不僅僅局限于真槍實彈,網絡武器已經登場。計算機專家們將“震網”病毒稱為世界上首件網絡武器。有報道說,美軍研制出的網絡武器已達2000多種,其“彈藥”包括蠕蟲、特洛伊木馬等電腦病毒。
與美國處于敵對狀態(tài)的伊朗,除了高調舉行軍事演習外,在網絡戰(zhàn)場上也絲毫不敢懈怠。1月23日,伊朗新成立了網絡警察部門,防止有人利用互聯網進行破壞。另有報道說,伊朗已掌握了先進的網絡武器和攻擊手段,擁有一定的網絡監(jiān)聽與黑客技術,有能力對假想敵的網站和基礎設施發(fā)動網絡攻擊。
分析人士認為,從羅戈津呼吁北約與俄羅斯聯手調查伊朗核設施遭遇網絡武器攻擊這一提議可以看出,網絡戰(zhàn)已日漸從暗中布陣走向了公開較量。今后,“網絡武器”、“網絡戰(zhàn)爭”等字眼可能會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
?
相關鏈接
俄評2010年全球十大軍事事件 網絡戰(zhàn)爭上榜?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