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12月24日消息?23日,上海舉辦了一場“大型活動交通組織研討會”,京、滬、穗、臺北四大城市交流盛會中治堵的“秘訣”?;蛟S從大型活動交通組織經驗中,可以找到治理城市“行路難”之道。
盛會期間交通有效“解壓”
?。玻埃埃改瓯本W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臺北花博會的舉辦,使本來就不小的城市交通壓力進一步增大。
北京為保證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交通正常運行,采取了一系列機動車禁限令。廣州亞運會期間,廣州全市范圍內禁行黃標車,所有持有綠色環(huán)保標志的機動車也將按單雙號限行。
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會累計吸引超過7000萬游客。上海采取了保障世博交通的四大舉措:完善現(xiàn)代化交通系統(tǒng),精細化交通管理,智能科技運用和倡導集約化交通理念,使得上海世博會自開園以來的半年內交通整體運行有序。X 上海市城市綜合交通規(guī)劃所副所長薛美根分析,4個城市大型活動的交通政策有較大的區(qū)別:一類是實行強制性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削減背景交通,確保賽事交通組織需要。另一類是實行多元化集約交通方式,引導交通需求,兼顧大型活動和社會日常交通需要。
交通專家指出,4個城市對于大型活動的組織思路大致是一致的,均是通過鼓勵公交優(yōu)先消化大型活動產生的交通需求,盡量控制個體機動交通方式的使用,這一經驗也可以指導未來中國城市日常交通的發(fā)展。
盛會過后交通壓力“反彈”
盛事期間有效的交通管理手段讓老百姓感受到了城市交通的“暢快”,然而在盛事結束交通“解禁”之后,交通壓力往往有所反彈。
有媒體報道,廣州亞運會限行“解禁”后,交通壓力開始加大,擁堵問題依然突出。而奧運會后的北京擁堵日益嚴重,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0年11月,北京全市機動車保有量近470萬輛,今年以來機動車和駕駛員持續(xù)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北京市交通發(fā)展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溫慧敏說,奧運會后,隨著機動車輛快速增長,北京交通擁堵狀況在近兩年加劇,目前北京市交通擁堵指數(shù)已由奧運會后的5.1增至6.7,進入中度擁堵等級。
全國各個“堵城”都在想方設法破解城市“行路難”,目前國內不少城市實施錯時上下班,然而有些實施效果卻不及預期,單雙號限行措施也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如果沒有良策應對,交通難這一“世紀城市病”可能更為嚴重?,F(xiàn)在,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并從盛事期間的交通管理經驗中,找到破解良方。
借鑒大型活動交通經驗
上海在世博會期間,迎來逾7000萬人次中外游客,但上海事先儲備的“尾號限行”“公車封存”等限制性措施一個都沒有使用。
那么,在看似與日常管理無異的交通管理背景下,“暢通世博行”是怎么做到的?
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局長孫建平表示,與增加交通設施相比,提升交通效能是更為經濟有效的方式,而核心是管理水平提升。上海通過科學分析研判共制定了29套交通方案,并構建了“一體化”交通指揮調度體系。利用先進的“上海綜合交通信息系統(tǒng)”,通過在各交通要道布下“天羅地網”,可動態(tài)掌握世博客流情況。
同樣在廣州亞運機動車限行期間,交警部門使用高科技手段,包括智能交通監(jiān)控系統(tǒng),網上實時發(fā)布道路流量,迅速處理交通事故,保障了亞運會的交通暢通。
臺北花博會交通組織則遵循三條管理原則,一是兼顧花博會交通與日常城市交通,最低程度影響花博會周邊居民出行。二是鼓勵游客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事前向游客提供交通咨詢。三是根據(jù)參觀客流人數(shù)的變化,動態(tài)調整交通預案。通過多元策略,實現(xiàn)了大型活動與日常交通的相對均衡。
除了城市公共交通環(huán)境、設施的提升,專家不約而同地強調了“綠色出行意識”在城市交通治堵中的決定性作用。從統(tǒng)計來看,我國一些大城市的私人小汽車使用強度大大超越了許多發(fā)達國家,現(xiàn)有交通設施無法承受。如目前北京年均行駛里程為1.5萬公里,是倫敦的1.5倍,東京的2倍多。這種使用強度在國內并不少見。專家指出,只有培養(yǎng)起公眾的“綠色出行”意識,養(yǎng)成自覺使用集約化交通的習慣,適度使用小汽車,才能有效治堵。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