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2日,11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先后到廣州市和珠海市的一些企業(yè)、社區(qū)、超市、科研院所考察。這是11月11日,溫家寶在廣州百佳超市考察商品供應和物價情況。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資料圖)
新華網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 劉錚 王希 袁軍寶 潘林青)全國物價連續(xù)4個月漲幅擴大,月度CPI漲幅突破4%,物價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務院常務會議17日研究部署了穩(wěn)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
“這一輪CPI走高主要受食品漲價推動,對低收入群體生活影響明顯。而且在流動性過剩背景下,一些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受投機炒作影響出現變異,放大了通脹預期。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抓住了這樣的新特點,出臺的都是有針對性的措施?!敝袊嗣翊髮W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說。
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分析當前價格形勢時指出,以農產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較快,價格總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鄉(xiāng)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成本。
越是中低收入者,生活越是受到物價上漲的影響。在濟南一家物業(yè)公司做保安的葉林說:“5升裝的調和油已經漲了10元多,米、菜、煤球都在漲價,工資卻趴著不動,這樣下去,今年這個冬天怕是不太好過?!?/p>
國家統(tǒng)計局景氣中心最新調查顯示,受物價上漲和通脹預期影響,三季度低收入消費者的消費意愿比二季度回落了8個百分點,中等收入者消費意愿回落6個百分點,高收入者的消費意愿未受影響。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受物價拖累,連續(xù)上升5個季度后首度回落。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穩(wěn)定市場價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扶持生產、保障供應與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結合,實施短期應急措施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理順價格關系與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相結合,維護企業(yè)正常經營活動與打擊價格違法行為相結合,抑制價格上漲勢頭,切實保障群眾生活。
“目前物價上漲對民生的影響遠大于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所以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價格調控措施時非常強調保障民生,這與經濟偏快甚至過熱時期物價調控大不相同?!眲⒃赫f。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確保市場供應,促進價格穩(wěn)定”的政策措施。具體包括進一步落實扶持農業(yè)生產的各項措施,增加越冬蔬菜供應,完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增加成品油特別是柴油產量確保敞開供應等。
“現在一斤白菜的運輸成本是一毛三,‘柴油荒’后運輸成本還在漲,推高了菜價。這次國家出臺完善綠色通道、確保柴油敞開供應的政策,落實好了能大大降低運輸成本,讓市民吃上新鮮、不貴的蔬菜?!比珖畲蟮氖卟思⒌刂簧綎|壽光農產品物流園蔬菜經紀人王啟龍告訴記者。
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姚堅說,商務部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保障蔬菜供應。包括開展了今冬明春蔬菜市場的產銷銜接,建立中央、省、市、縣多級儲備制度,及時進行儲備投放,加強了蔬菜冷藏設施建設等。
這次出臺的“完善補貼制度,安排好困難群眾生活”的措施讓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的關心。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各地區(qū)、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優(yōu)撫對象、城鄉(xiāng)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yǎng)對象發(fā)放價格臨時補貼,增加對大中專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學生食堂的補貼。
青島大學商學院大三學生于華告訴記者,原來每頓飯要花3元錢,現在要3元5角,這對一些貧困家庭的學生來說增加了不少壓力。補貼困難學生和學生食堂,“學生肯定十分歡迎”。
“增強調控針對性,改善價格環(huán)境”這項措施引人注目。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把握好政府管理價格的調整時機、節(jié)奏和力度。保持天然氣價格穩(wěn)定。必要時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
“理順價格關系要推進價格改革,但價格改革實際操作中往往變成了一波波漲價潮。在現在價格漲幅連續(xù)擴大的特殊時期,把握好政府定價調整的時機、節(jié)奏和力度非常重要,有利于舒緩物價進一步上漲的壓力?!眲⒃悍治觥?/span>
“加強監(jiān)管,維護市場秩序”也是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的重要部署。會議強調,整頓主要農產品收購秩序,加強農產品期貨和電子交易市場監(jiān)管。重點打擊惡意囤積、哄抬價格、變相漲價以及合謀漲價、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惡性炒作行為。
“過剩的流動性,可能在產品領域進行投機,像前一陣子出現的炒作大蒜和綠豆。要管理好通脹預期,就要嚴防投機在糧食、棉花等重要農產品領域發(fā)生。”國家統(tǒng)計局景氣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說。
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國面臨的并非是全面通脹,要理性看待當前價格形勢。要立足于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穩(wěn)定物價,同時也要合理引導價格預期,避免出現恐慌局面。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